电力系统自动化
是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相关企业产品和技术的供应商,如果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致电咨询!
电力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化是我国企业电力信息系统可以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电缆故障测试仪能在不挖开复土的情况下,方便而准确地查出地下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的走向、埋土深度。是电力、通讯部门和厂矿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和得力助手。地下电缆故障探测仪通过向地下管道发送出特定的电磁波信号,探测仪利用探头与磁力线地平面垂直相切时,收到的信号最小(几乎为零)的原理来测定埋地电缆的走向和深度。电缆故障定位仪测量深度时自动转换到双水平天线模式并自动调节接收机灵敏度,使测量信号达到更佳,测深完毕自动恢复到测深前的工作模式。它包括发电成本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成为实现,但还需要通过开发)。电力调度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测、故障仿真技术综合应用程序和SCADA系统能够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更流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我们建立学生综合自站,实现自己更好的无人值守。DTS作为调度员培训仿真软件系统,为调度员的学习和配电自动化研究提供了方便(DAS已经无法实现,尚待开发)。
实现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的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管理。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和用户组成的大型复杂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包括生产过程自动检测,调度与控制,系统及部件自动安全防护,网络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生产自动调度,企业自动经济管理等。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在1950年代之前,电源管理系统被设计成具有大约几百万千瓦的容量和不超过100000千瓦的单个单元容量。 电力信息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主要局限于单个自动检测设备。 安全保护和过程可通过主要工作内容自动调整。 例如电网和发电机的各种继电保护、汽轮机的应急保护、锅炉的安全阀、汽轮机速度和发电机电压的自动调节以及连接到电网企业的自动同步器。 20世纪60年代,电网系统建设规模已达到1000万千瓦,单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形成了我国区域性电网,在系统稳定性、经济资源调度和综合利用自动化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工厂自动化生产开始,我们采用传统机器、炉、电机组式集中质量控制。 在离线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系统开始安装模拟调频装置和经济配电装置,并广泛应用于远程通信技术中。
各种发展新型自动检测装置,保护工作装置,如晶体管,晶闸管励磁调节器,电气液压调速等,得到了一个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作为研究主要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可以实时数据监控管理系统(SCADA)开始不断出现。大型火电企业使用时间超过200000千瓦实时安全风险监控和闭环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自动启动和停止。水电站水库调度人员综合利用自动化,大坝一直在监测和计算机监控中的应用。微电脑装置和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种问题自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