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评价指标
微机保护装置的评价指标
继电保护装置属于可修复元件,在分析其可靠性时,应该先正确划分其状态,常见的状态有①正常运行状态。地下电缆故障定位仪使用管线探测仪接收机和发射机前要先进行常规检查,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各项功能正常。如果有下列任何情况之一,请先将问题解决后再使用仪器。管线探测仪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自来水管道、金属管道、电缆等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地下电缆故障测试仪电量检查:按下电源键检查电池电量。如果电池电量充足,则显示器中电池符号五个实线条全部显示,当电池符号只有一个实线点亮时,电池符号闪烁,表示电量不足,需充足电后使用。这是保护装置的正常状态。②检修状态。为使保护装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应定期对其进行检修,检修时保护装置退出运行。③正常动作状态。这是指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正确动作于跳闸的状态。④误动作状态。是指保护装置不应动作时,它错误动作的状态。例如,由于整定错误,发生区外故障时,保护装置错误动作于跳闸。⑤拒动作状态。是指保护装置应该动作时,它拒绝动作的状态。例如,由于整定错误或内部机械故障而导致保护装置拒动。⑥故障维修状态。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后对其进行维修时所处的状态。
2 目前常用的评价统计指标
2.1 正确进行动作率 即一定时间期限内(例如通过一年)被统计的继电保护工作装置的正确技术动作次数与总动作次数之比。
正确行动率=(正确操作次数/总动作)100
用正确进行动作率可以通过观测该继电保护管理系统每年的变化发展趋势,也可以直接反映企业不同的继电保护生态系统(如220kv与500kv)之间的对比分析情况,从中找出薄弱环节。
2.2 可靠度r(t) 是指元件在起始时刻正常的条件下,在时间区间(0,t)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从起始时刻到故障的时间。
2.3 可用率a(t) 是指元件在起始阶段时刻进行正常管理工作的条件下,时刻t正常发展工作的概率。可靠度与可用率的不同问题在于,可靠度中的定义可以要求控制元件在时间变化区间(0,t)连续的处于一个正常生活状态,而可用率则无此要求。
2.4 故障率h(t) 是指元件从起始时间时刻进行直到我们时刻t完好条件下,在时刻t以后工作单位时间里没有发生系统故障的概率。
2.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设置修复与次故障的间隔为无故障工作时间,数学期望值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2.6修理率m(t)是指在部件从开始时间到时间t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时间t之后的每单位时间的修理概率
2.7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修复时间是修复时间的数学期望值。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