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理系统中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及激发学习条件
文章概述
铁磁谐振是由铁心采用电感作用元件,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和和管理系统的电容进行元件,如输电技术线路、电容补偿器等形成共谐条件,激发学生持续的铁磁谐振,使系统可以产生影响谐振过电压。地下电缆故障测试仪电量检查:按下电源键检查电池电量。如果电池电量充足,则显示器中电池符号五个实线条全部显示,当电池符号只有一个实线点亮时,电池符号闪烁,表示电量不足,需充足电后使用。电缆故障测试仪能在不挖开复土的情况下,方便而准确地查出地下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的走向、埋土深度。是电力、通讯部门和厂矿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和得力助手。地下电缆故障探测仪通过向地下管道发送出特定的电磁波信号,探测仪利用探头与磁力线地平面垂直相切时,收到的信号最小(几乎为零)的原理来测定埋地电缆的走向和深度。
电力系统的铁磁共振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中性点绝缘66kV及以下的电网中,由于电磁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公电阻和励磁电阻的不利组合,系统大电压干扰和励磁作用引起的铁磁共振现象;另一个在220kV(或110kV)变电站上,用220kV、110kV断路器等压电容器主开关或母线开关对空母线充电,或用电磁电压互感器拆除空母线时,运行瞬态过程引起与空母线连接的电磁电压互感器组中一相、两相或三相励磁产生的铁磁共振,简单地说,是高压断路器电容器与母线电压互感器感应耦合产生的共振。
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及激发条件
电力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电力企业网络,在这个问题复杂的电力信息网络中,存在着很多电感及电容元件,尤其在不接地系统中,常常容易出现铁磁谐振现象,给设备的安全生产运行发展带来风险隐患,下面先从简单的铁磁谐振电路中进行研究分析。
在简单的R、C和铁芯电感器L电路中,假设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当线性共振条件不可用且电路保持稳定状态时,初始状态大于公差电阻,即L>(1/C)。但当功率电压升高或电感线圈浪涌时,可能使电芯饱和,电感电阻值降低,当L=(1/C)满足串联谐振条件时,在电感和电容器形成过电压,电路电流相位和振幅会突变,磁共振现象,共振一旦形成,谐振状态可以保持自身,保持长时间不衰减,直到新的干扰改变才能消除共振状态。
下列激励条件引起铁磁谐振:
(1)电压互感器突然输入;
(2)线路发生单相接地;
(3)系统运行方式突然变或电气设备切割;
(4)系统负荷波动较大;
(5)电网系统频率的波动;
(6)负载的不平衡变化等。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谐振消除方法及其优缺点
4.1尽量保证断路器的三相周期,防止非相运行。
4.2改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谐振的条件,但是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价格高、带负载能力差、且仍带有电感,二次侧仍要采用消谐措施。增加对地电容,操作时让母线带上一段空线路或耦合电容器。
4.